|

罗非鱼养户必看!澳华“三降一升”模式破局,低行情逆袭盈利!

当前茂名罗非鱼塘头工厂价跌至 3.3元/斤、市场价 3.8元/斤,传统养殖模式下养户盈利空间被严重挤压,已经面临亏损风险。破局的核心逻辑需从“被动承受行情”转向“主动优化经营”,通过“控成本、拓收益、优模式”三维发力,结合澳华工程师推广的实操方案,实现行情低迷期的盈利稳定与提升。

 ▲近2年茂名工厂非塘口价格走势

破局基础:精准控本,守住盈利 “基本盘”

罗非鱼低行情下,“成本每降一分,利润就多一分”。相比高行情时的高密度、高档次(饲料)、高投入(动保),会得到相应的“高回报”;但低行情下,密度过高、饲料档次错配、动保无效投入,都是成本虚高的核心痛点,因此需通过 “三降一升”模式精准优化,将成本控制在行情“安全线”内。

▲“三降一升”模式出鱼案例

01
降密度:从“高产量”到“优生长,快周转”
(1) 传统问题:部分养户追求亩产,将密度提至 8000 尾/亩以上,导致水体溶氧缺失、病害频发,饲料转化率低,反而增加成本。(2) 破局操作:将密度降至3000 尾 / 亩,水体承载与鱼类生长需求匹配,病害发生率可降低 30% 以上,料比可控制在1.07-1.09,间接减少饲料与动保投入。

降饲料成本:从“追长速”到“性价比”
02
(1) 行情困局:高行情下“好效果=好饲料”,普遍客户认为选用高营养档次饲料,都会得到一个非常好的养殖效益,但事实是只有在高价行情追求长速的情况下才能如愿。低行情下更多的是关注“单斤鱼成本”,以追求高性价比为主。(2) 破局操作:选用澳华高性价比的罗非料6591或罗非安康,单斤饲料成本可降低 0.15-0.2 元。

03
降动保投入:从“高频”到“必要”
(1) 传统浪费:养户遵循“每10天改1次底、每15天保健5天”的固定流程,即使水体指标正常仍持续投入,动保成本占比超8%。(2) 破局操作:以“水体监测”为核心,提前发现指标异常(如氨氮超1.0mg/L、亚硝酸盐超 0.2mg/L)时再改底;保健套餐精简为“苗种期+过塘后1个月+出塘前1个月”三阶段;杀虫仅在发现寄生虫时进行,动保成本可降低40%-50%,单斤养殖成本减少0.1元。

核心目标:单斤成本控在 3.1 元,锁定基础利润

通过上述三降措施,罗非鱼单斤养殖成本可稳定在3.1元左右,对比当前3.3元/斤的塘头价,单斤利润有0.2元以上。以每年3批,每亩3600斤年产量计算,亩年利润可达2000 元以上,避免行情低迷期的亏损风险。

破局关键:多元拓收,打开盈利“新增量”

仅靠控本无法实现利润大幅提升,需通过“主养+套养”的混养模式,引入高价值品种,在不影响罗非鱼主产的前提下,新增收益来源,形成“罗非保基础,套养提效益”的格局。

01
罗非 + 鲫鱼混养:中高价值品种,稳拓收益

▲ 鲫鱼苗种选择

(1) 适配场景:适合有一定混养经验、池塘水深2.5米以上(鲫鱼栖息底层,需足够水体空间)的养户,风险较低,收益稳定。

(2) 核心优势:鲫鱼市场价格高(6 两以上 7-8元/斤,8 两以上 10-11元/斤),且与罗非鱼生态互补(罗非鱼喜中上层,鲫鱼喜底层,不争夺栖息空间;罗非鱼吃浮性料,鲫鱼可吃有机碎屑或者粪便,饲料二次利用)。

(3) 实操要点:

  • 品种选四倍体鲫鱼(抗病性强,生长速度比普通鲫鱼快18%);
  • 苗种投放按规格调整:朝苗按 1200 尾/亩、1 两大苗按 800 尾/亩,避免密度过高导致长速偏慢,规格偏小;
  • 投喂催肥:第二批罗非鱼养殖阶段,给鲫鱼投喂澳华“鱼种 66”沉水料(单斤鱼总成本 3元),确保 600斤/亩的产量(规格多在8 两以上)。

(4) 收益增量:仅鲫鱼一项,每亩可新增利润(10元/斤售价 – 3 元/斤成本)×600斤 = 4200 元,叠加罗非鱼基础利润,年亩总效益可增加 4000-5000 元。

▲罗非鲫鱼混养模式产品套餐方案

02
罗非 + 罗虾混养:高价值虾类,冲刺高收益

▲罗虾标苗阶段和混养之后阶段

(1) 适配场景:适合具备虾类标苗基础、能承担一定管理成本(如增氧设备完善、有水体监测能力)的养户,收益潜力大,亩增值显著。

(2) 核心优势:罗虾塘口价达30元/斤(规格在15尾/斤左右),且养殖周期与罗非鱼匹配(6 个月可完成2批罗非+1批罗虾),对罗非鱼产量无影响(罗虾吃残饵与浮游生物,反而净化水体)。

(3) 实操要点:

  • 品种选南太湖3号罗虾(挂网标苗成活率超70%);
  • 标苗关键:先通过“池塘挂网”标苗20-30天(网袋内密度控制在5000尾 /m³),使用虾奶粉,待规格至1000尾 / 斤以内再解网混养,成活率可提升至70%以上;
  • 混养密度:解网后控制在6000-8000尾/亩,并在池塘中设置挂网,避免蜕壳损耗(罗虾蜕壳期需充足空间)。

(4) 收益增量:罗虾亩产约200斤,按30元/斤塘口价计算,亩产值6000元;新增成本仅虾苗(约300元/亩)+饲料(约200元/亩)+ 动保补钙(约300 元/亩),亩净利润可达 5000元,叠加罗非鱼利润,亩总增值超 6000元以上。 

▲罗非罗虾混养模式产品套餐方案

破局落地:模式适配,选对路径少走弯路

不同养户的资源(池塘条件、资金、经验)不同,需针对性选择破局模式,避免“盲目跟风”导致风险。

破局保障:技术支撑,让模式“落地不踩坑”

低行情下的模式优化,需专业技术保驾护航。澳华团队的配套支持是破局关键:

(1) 前期规划:根据池塘面积、水深、水质指标,定制密度与混养方案(如浅塘<1.5 米不推荐罗虾混养,避免溶氧不足和越冬问题);

(2) 过程监测:定期上门检测水体指标(水质七指标),及时调整动保与投喂方案;

(3) 问题解决:针对混养中的常见问题(如鲫鱼病害、罗虾蜕壳困难等),提供现场指导。

▲江门澳华茂名团队探讨盈利模式方案

低行情不是“死局”,而是“调结构”的契机

茂名罗非鱼行情下行,本质是行业向“精准经营”转型的信号。养户无需被动承受行情波动,而是通过“控本守住基础、混养拓展增量、技术保障落地”,结合自身资源选择适配模式——稳健者控成本保利润、进阶者混鲫鱼稳提效、进取者混罗虾冲高益。在澳华团队的技术支持下,低行情期反而能成为优化养殖结构、提升竞争力的“窗口期”,实现长期盈利的稳定。

▲江门澳华精英团队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