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
华南小棚虾短暂遇冷,价格普跌2-3元/斤,金秋有望回稳!

八月中旬,华南地区小棚虾市场并未如期迎来消费旺季的火爆行情,反而出现价格普遍下滑的趋势。

广东珠三角地区白虾行情明显下跌,中山地区20头规格价格为19-19.5元/斤,25头为16-16.5元/斤,28头为15.5元/斤,30头为15元/斤,32头则仅为14.5元/斤。

江门地区价格更低,30头规格仅售13.5元/斤,27头为14.5元/斤。

广东惠东市场价格相对稳健,30头卖19元/斤,40头卖16元/斤,暂时未出现大幅波动。

福建龙海市场是为数不多的亮点,白虾价格有所上涨,涨幅为1-3元/斤,20头规格卖18-19元/斤,25头卖17元/斤,30头卖16元/斤。

本轮价格下跌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:

野生海鲜冲击是导致虾价下跌的重要因素之一。东海与南海禁渔期结束后,野生海鲜捕捞量同比增加15%。

小黄鱼、鲳鱼、梭子蟹等品种大量涌入市场,对养殖虾造成明显分流。有经销商反映,当前养殖虾日销量同比下降四成。

天气因素也抑制了市场需求。华南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偏多40%,频繁的强降雨降低了户外消费意愿。

餐饮终端虾类销量普遍下降30%,直接影响了产区的出塘价格。

问题虾上市也是压低价格的因素之一。由于依然有许多问题虾上市,虾价难以上涨。

质量问题反而使得市场上对质量好的大虾需求增加,福建龙海市场正是因此能够实现价格上扬。

长期来看,养殖虾产业需从品质升级、品牌打造和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强化竞争力,以应对野生海鲜的持续冲击。

短期而言,随着9月后南方阴雨天气减少、中秋国庆消费旺季临近,养殖虾需求有望回升。但野生海鲜上市高峰期将持续至10月,养殖户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,合理规划出塘时间,避开野生海鲜集中上市期。同时,加强成本管理、控制养殖成本、提高成活率和优化饲料配方,也是在价格下行期维持盈利的关键。


*免责声明:本文观点仅供参考,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决策建议。文中价格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,其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保证。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