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
技术分享 | 高温期草鱼拉网后,池塘急救管理要点

7-9月高温期,对草鱼池塘进行拉网操作(无论是否出鱼)后,池塘环境和鱼体状态极易出现波动。若管理不当,可能引发水质恶化、鱼体应激感染,甚至大面积死亡。本文整理拉网后全周期关键管理措施,帮您守住养殖底线。

拉网后1天内
紧急防护,稳住基础

拉网过程中,底泥被搅动,大量有害物质(氨氮、硫化氢等)释放,鱼体体表黏液易受损,此时需聚焦”增氧、抗应激、防感染”三大核心。

持续增氧,避免缺氧危机

拉网后水体耗氧量骤增,底层缺氧风险极高,并且会释放大量有害物质(氨氮、硫化氢等)。

  • 立即开启增氧机,保持24小时不间断运行,至少持续2-3天;
  • 向池底淤积区撒增氧剂【氧宝】(建议用量3-5亩/袋),快速缓解底层缺氧问题。
全池抗应激,修复鱼体损伤

拉网会导致鱼体体表黏液脱落、免疫力下降,易受水霉、细菌侵袭。

  • 拉网结束后1小时内,全池泼洒水产用维生素【解维宝500】(抗应激类,建议2-3亩/袋),帮助鱼体快速修复黏膜、提升抵抗力。
温和消毒,阻断病菌滋生

鱼体伤口和浑浊水体易成为病菌温床,需选择温和、无刺激的消毒剂。

  • 拉网后6-8小时(待鱼体稍恢复),全池泼洒碘制剂【碘附】(建议8-10亩/瓶),抑制水霉菌和细菌繁殖;
  • 避免使用强刺激性消毒剂(如强氯精、二氧化氯),防止加重鱼体应激。
拉网后2-3天
修复水质,改良底质

拉网后水体易浑浊发黑,氨氮、亚盐可能飙升,底泥中的有机废物也需及时处理,重点做好”调水、改底、补菌培藻”。

紧急调水解毒,稳定水体环境
  • 使用水体解毒剂【护水宝】(建议8-10亩/瓶),通过络合作用降低水体中重金属和毒素含量;
  • 若水质恶化严重,可连续使用2-3次,快速改善水体浑浊、发黑等问题。
强力改底,分解污染物

搅动后的底泥含大量有机废物,需分步骤处理:

  • 先用含铁的底质氧化剂【澳铁】(建议15-20亩/袋)氧化底泥,杀灭底层厌氧菌;
  • 隔天补充生物底质改良剂【靓底宝】(建议20亩/桶),强化有机废物分解,避免二次污染。
补菌培藻,重建生态平衡

消毒后水体有益菌藻群落受损,需及时补充:

  • 消毒48小时后,泼洒光合细菌制剂【光合净水宝】(建议10亩/桶),恢复水体微生态;
  • 选择晴天上午,补充新的藻种和藻类营养剂【壮藻膏】(建议20亩/桶),培育优质硅藻、绿藻,稳定藻相和菌相。
拉网后3-7天
监控鱼体,科学投喂

此阶段需密切关注鱼体健康状态,调整投喂策略,减轻鱼体消化负担。

密切观察鱼群状态

每日检查鱼群是否有离群独游、体表充血、鳃丝肿胀、肛门红肿等异常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。

控料护肝,逐步恢复投喂

拉网后鱼体消化功能下降,需循序渐进调整投喂量:

  • 投喂量从低到高逐步增加,约1周左右恢复至原有水平;
  • 投喂过程中,可在饲料中添加水产用维生素预混合饲料和丁酸梭菌制剂【渔甘霖+丁酸宝】(一组搭配2包料),连续投喂1周,帮助护肝强体、改善肠道功能。
长期管理
环境维稳与病害预防

拉网后的稳定需长期维护,重点做好水质监测、底质改良和寄生虫防控。

强化日常水质监测

关键指标需控制在警戒值内:

  • 溶氧:持续保持4mg/L以上
  • 氨氮:不超过0.5mg/L
  • 亚盐:不超过0.1mg/L
  • pH值:维持在7.5-8.5之间
周期性底质改良

高温期每7-10天进行1次底质改良:交替使用生物底质改良剂和化学底质改良剂【靓底宝/澳铁】,高效分解底层有机物,避免底质恶化。

预防寄生虫爆发

拉网后7-10天是指环虫、车轮虫等寄生虫高发期:定期镜检鱼体鳃丝黏液,发现虫体后,选用中草药驱虫剂或低毒化学药剂,严格按说明使用。

注意:这些操作要避免!
  • 拉网后立即大量换水:温差和水质突变易引发二次应激;
  • 滥用抗生素消毒:会破坏水体菌相平衡,加重池塘负担;
  • 过早恢复足量投喂:可能导致鱼体肠炎、肝肿大。

草鱼拉网后的管理核心可总结为”四步走”:增氧保命→抗应激护体→解毒稳水→控料防病。每一步需环环相扣,若出现持续浮头、死鱼增加等异常,建议立即送检病鱼和水样,精准施策。希望以上措施能帮您在高温期拉网后,有效降低养殖风险,保障存塘鱼安全!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